0
当地时间周三晚(北京时间7月10日周四上午),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正式宣布,将对进口铜征收高达50%的关税,此举引发全球铜市场剧烈震荡。铜作为智能手机、汽车、太阳能电池板等高科技和能源转型产业的关键金属,其价格波动与供应链变动牵动着全球经济的神经。本文将深度剖析这一政策出台的背景、市场反应、全球供应链调整及未来走向。
一、铜关税突袭:政策背景与市场“地震”
特朗普政府自上台以来,多次以“国家安全”为由调整贸易政策,铜关税正是这一战略的延续。2025年2月,美国商务部依据1962年《贸易扩张法》第232条款,启动对铜进口依赖是否威胁国家安全的调查,结果为关税决定提供了依据。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称,铜关税将于8月1日起或更早生效,与钢铝关税“同步”。
市场对这一消息反应剧烈。周二,特朗普在社交媒体Truth Social首次提及铜关税可能性后,美国COMEX期铜近月合约价格单日暴涨13%,创近年最大涨幅;周三价格回落至每磅5.44美元。伦敦金属交易所(LME)3个月期铜价格同样剧烈震荡,最高触及每吨9769.50美元,最低跌至9553.50美元。周四亚洲交易时段,COMEX期铜价格继续上涨2%,报5.61美元/磅。
二、美国铜产业:自给自足的“白日梦”?
美国能否通过关税实现铜产业自给自足?答案是否定的。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铜消耗量达340万吨,近一半依赖进口,而国内铜矿产量仅110万吨,同比下降3%,占全球总产量(2300万吨)的比重极低。盛宝银行分析师Ole Hansen指出,美国在铜矿开采和精炼领域长期投资不足,导致其在全球供应链中处于劣势。
国际能源署(IEA)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铜需求量达2670万吨,过去三年增长7%,预计2030年还将增长17%。铜在电动车、风能、太阳能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其成为能源转型的核心资源。然而,美国在全球铜需求中占比有限,且国内生产能力远无法满足工业需求。专家预测,即使加大投资,新建矿山和冶炼厂也需数年至数十年,短期内自给自足几乎不可能。
目前,美国仅有两家主要铜冶炼厂,分别由Freeport-McMoRan和力拓运营,全国25座铜矿的开采能力也十分有限。Jefferies的LaFemina表示,新建冶炼厂需两到三年,扩建矿山或开发新矿山则需更长时间,未来十年美国在铜生产全链条上实现自给自足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三、全球供应链:洗牌与重构
美国的主要铜进口来源国包括智利、墨西哥和加拿大,这些国家在全球铜矿出口中占据重要地位。高额关税可能推高进口成本,迫使美国企业重新评估供应链策略,但短期内减少对这些国家的依赖并不现实。专家预计,关税可能导致进口商在8月1日前加速囤积铜库存,以规避成本上升。
近期,铜价在美国市场表现异常。由于卖家预期关税将推高美国铜价,铜的出货开始从LME转向美国市场,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的铜库存已升至2018年以来最高水平。美国铜价一度比伦敦铜价高出2000美元/吨,吸引大量投机资金涌入。然而,荷兰国际集团经济学家Ewa Manthey警告,一旦关税正式实施,铜大量涌入美国的趋势可能逆转,美国买家将开始消耗库存,市场可能面临新的供需平衡。
除了关税因素,全球铜需求的波动也为市场增添了不确定性。在亚洲大国,政府刺激措施的效果逐渐减弱,建筑等行业的铜需求预计将放缓,这可能进一步压低全球铜价。分析师指出,铜价的未来走势将取决于美国关税政策的执行力度以及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
四、未来展望:挑战与机遇并存
美国对进口铜征收50%关税的决定,无疑为全球金属市场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短期内,铜价的剧烈波动和供应链的调整将给企业和投资者带来挑战。然而,长期来看,这一政策可能刺激美国国内铜产业的复苏,吸引更多投资进入矿山开采和冶炼领域。同时,全球铜需求的持续增长也为相关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无论市场如何演变,铜作为能源转型和科技发展的核心资源,其战略重要性将愈发凸显。
风险提示:差价合约交易因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可能不适合所有投资者。在与BCR交易前,请确保您阅读并已充分了解可能涉及到的相关风险。同时,请谨慎考虑您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投资需求与经验水平,并在必要时获得独立的专业意见。以上内容仅用于教育目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于因使用其中包含的信息而直接或间接造成的损失,百汇BCR不承担任何责任。
更多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