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美国劳工部最新数据显示,8月消费者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4%,同比升至2.9%。这份通胀报告显示物价压力持续存在,但结合劳动力市场的最新动态,市场普遍预期这将不会改变美联储下周降息的计划。
北京时间9月11日晚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8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9%,较上月2.7%的涨幅有所上升。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价格后,8月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1%。更值得关注的是,截至9月6日当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增加2.7万人至26.3万人,激增至近四年来最高水平,远超市场预期。
详细数据显示,8月份住房指数上涨0.4%,成为所有项目月度增长中最大的推动因素。食品指数本月上涨0.5%,其中家庭食品指数上涨0.6%,外出食品指数上涨0.3%。能源指数上涨0.7%,汽油指数环比上涨1.9%。这些数据表明尽管通胀水平总体可控,但价格压力仍在经济多个部门存在。
这份通胀与就业数据的组合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FedWatch工具数据显示,交易员对美联储下周降息25个基点的定价已达到92%,甚至有6%-9%的概率预期更大幅度降息50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市场持续加码美联储降息押注,目前已完全定价年内降息三次,这意味着美联储或将在今年余下的会议上都进行降息。
美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对当前通胀压力与劳动力市场疲软并存的双重信号表现敏感。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跌至4.00%,随后回升至4.021%;2年期国债收益率跌至3.50%;30年期国债收益率小幅下滑至4.658%。这一走势反映出市场正在重新评估美联储未来的货币政策路径。
美联储将于9月16日和17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届时将开启新一轮降息。如果成真,这将是自2024年9月以来的首次降息。美联储官员正面临艰难的政策平衡,一方面通胀持续高于2%的目标水平,另一方面就业增长已出现放缓迹象。这种局面使得美联储"稳定物价"与"实现充分就业"的双重使命出现冲突。
全球市场都在密切关注美联储的决策动向。历史数据显示,美联储降息对全球资本流动格局具有重要影响,新兴市场通常有望迎来资本重估机遇。特别是对流动性和利率更为敏感的港股市场,在利率下行周期中往往表现突出。当前港股市场情绪持续改善,基本面相较于以往继续向好,此次美联储若开启降息周期,可能会为亚洲市场带来更大利好。
未来美联储降息节奏将取决于通胀走势。只要通胀率保持温和下降态势,美联储就可能保持每个季度50个基点的降息节奏;若通胀率在降息后有反弹迹象,那么美联储可能会维持每个季度25个基点的降息节奏。投资者需要为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做好准备,同时密切关注美联储对未来利率路径的指引,这将直接影响全球资产价格的走势和投资策略的调整。
更多报道